墨脫縣位於西藏東南部,雅魯藏布江下游。 由於地處喜馬拉雅東段與崗日嘎布山脈的南坡,這裡擁有西藏為數不多的亞熱帶濕潤氣候。
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墨脫與眾不同的特色“標籤”:蓮花秘境、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以及豐富的物產:茶葉、香蕉、大檸檬等,甚至還有恐龍時代、被譽為“活化石”的植物——桫欏。
墨脫公路控制性工程——嘎隆拉隧道
上方為嘎隆拉雪山,曾是進入墨脫最大的“攔路虎”。
免費諮詢服務▶
為什麼墨脫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?
曾因不通公路,墨脫被稱為“高原孤島”。 墨脫三面被喜馬拉雅山與崗日嘎布山阻隔,加上雅魯藏布大峽谷及帕龍藏布峽谷的分割,使其地勢極為險要。 此外地震、滑坡、塌方、泥石流和局部强降雨頻發,在墨脫修路難如登天。
墨脫公路上的達木珞巴民族鄉貢日村,該村此前為舊墨脫公路著名的物資轉運點,被稱為“80K“。
上世紀60年代,西藏開始組織人員進行線比特踏勘。 1965年,試圖打通自老虎嘴沿帕隆藏布、雅魯藏布江通往墨脫的道路,由於山勢太險而被迫停工。
此後,上世紀70至80年代,西藏再次修建墨脫公路,粗通約100公里,但大部分路段損毀嚴重,無法使用。
2009年4月,國家全額投資9.5億元(人民幣,下同)的墨脫公路開工建設。
2013年10月,歷經近半世紀,被難以計次的塌方、泥石流以及雪崩不斷損毀的墨脫公路,“屢毀屢建”,終於實現通車。
墨脫縣結束不通公路的歷史。
值得一提的是,墨脫公路通車前,當地有一種特殊的職業:背夫
以前墨脫人將上百斤的土特產背往波密、米林交換日用品後再返回。 其背法是,背簍有三條編帶,兩條挎於雙肩,一條套在額頭,手持T形拄杖,行走在懸崖峭壁、雪山峽谷之間的羊腸小徑,驚險萬分。
村民介紹,以前當背夫時的背簍更大,一般裝100到120斤物資,背簍有左右兩條背帶輔助固定。
免費諮詢服務▶
茶葉香蕉大檸檬,墨脫物產超乎想像!
公路改變了墨脫,還帶動、助推墨脫茶產業發展。
如今墨脫縣擁有茶園90個,面積達2.59萬畝,種植品種有梅占、福鼎大白、黃觀音、鳳凰單叢、儲葉齊等,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“金葉子”。
不少茶場沿雅魯藏布江分佈。 11月19日,墨脫縣官方介紹,截至目前,全縣茶葉可采摘面積達8619.36畝。
桫欏又稱樹蕨,這種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,出現於2億至3億年前,曾經是恐龍的食物,與恐龍同屬“爬行動物”時代的兩大標誌,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,科學界稱它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變的“活化石”,屬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。
墨脫縣城的公園內看到有不少的桫欏樹,穿行其間,有非常奇妙的感覺。
雅魯藏布江大拐彎,墨脫風光多壯美!
據悉,墨脫藏語意為“花朵”,歷史上有“博隅白瑪崗”之稱。 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便在墨脫,這也造就了墨脫自然景觀的神奇、壯美,不少西藏人也嚮往墨脫。
嘎隆拉雪山巍峨屹立、原始森林飛瀑流雲,越往南,海拔急劇下降,亞熱帶的芭蕉林分佈於雅魯藏布江兩岸,從冬天穿越夏天,在墨脫只有幾十公里的距離。
值得一提的是,墨脫有兩處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:一處是林多大拐彎,駕車進墨脫縣城前會途經,另外一處為果果塘大拐彎。 站在大拐彎的觀景臺上,可以感受到空氣中的雨霧沁人心脾,看著奔騰的江水滾滾而去……
墨脫入夜,華燈初上,昔日“高原孤島”如今日漸繁華。
墨脫縣居民以門巴族和珞巴族為主,均有釀制雞爪穀酒的習俗。 前往墨脫,有機會可以體驗當地特有的雞爪穀酒。
遊玩一趟,離開墨脫時再帶上這裡的高山茶葉,沿途買些墨脫大檸檬、甘蔗、香蕉……
西藏旅途如果去一趟墨脫,應該是很奇妙的體驗吧。
墨脫旅行小貼士
1、墨脫公路起點為西藏波密縣紮木鎮,至墨脫縣城全長117公里,路况險峻,駕駛員需要豐富的高原駕駛經驗。 如需自駕,推薦SUV車型;
2、墨脫公路執行雙進單出通行政策,即雙號只放行波密到墨脫的車輛,單號只放行墨脫到波密的車輛;
3、墨脫為邊境縣,需提前辦理邊境通行證,供相關部門查驗;
4、邊境地區拍照或放飛航拍無人機,需向當地政府、邊防部隊等詢問注意事項,是否可以拍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