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高窟,這名字聽起來神秘感十足,充滿西域風情。“窟”是山洞的意思,由於四周沙漠地形低,唯這一處沙漠突兀,故稱為漠高窟。又因“莫”與“漠”古時通用,如今傳為“莫高窟”。
莫髙窟距離古代絲綢之路南北的分界點敦煌城不遠,許多奔波於絲綢之路上的商人為了祈求前路的順利、生意的發達,紛紛在這兒許願開鑿石窟,請民間藝人繪上心中崇拜的神靈形象,這些商人都來自於五湖四海,西到波斯灣,東到高句麗。從十六國到元朝,莫高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10個朝代。
石窟壁畫富麗多彩,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、山川景物、亭臺樓閣等建築畫、山水畫、花卉圖案、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,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,雄偉瑰麗。各朝代壁畫表現出不同的繪畫風格,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、經濟和文化狀況,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光輝篇章。
如果從佛法層面來說,莫高窟的塑像、壁畫,它們的存在只是一種“表法”,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真諦,就是不要執著一切,因為一切只是因緣和合的表像,一種假相,本質終究是一種“空”。或者說,它們就是渡人到彼岸的船,一旦上岸後你就可以大步向前,而不必回頭對船戀戀不捨。“法尚應舍,何況非法。”